安苵大学高能生物研究所通报AMBI-2276-012号

来自Hyacinth
草awa留言 | 贡献2025年4月9日 (三) 22:49的版本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本条目为虚构设定,请勿与现实混淆。

安苵大学于2276年9月4日发布通告“关于PAI-1样品编号A-PAI1-2212-β在西工业区实验室失窃事件的通报与初步评估”,分析了2276年西工业区集体中毒事件中泄露的一型φ-活化抑制剂(PAI-1)的去向。

简述

编号为A-PAI1-2212-β的一型φ-活性抑制剂于2276年4月3日在安苵市西工业区三期生物合成园区实验室中发生泄漏,疑似遭到有组织盗窃。该样品为苵国“ψ-激活控制材料工程”中的关键产物,具有高度ψ场-φ场耦合调控能力。研究所认为2276年西工业区集体中毒事件很有可能是蓄意破坏存储室的盗窃案件,泄露的PAI-1具有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事件回顾

2276年2月28日,PAI-1样品编号A-PAI1-2212-β完成第五轮结构确认实验,由高级研究员文枫签字入库,存放于西工业区三期生物合成园区B3楼F区–80号恒温存储室内。

2276年3月2日,自动存储日志显示该样本库门被开启,访问者认证记录缺失,仅保留控制台层级的系统唤醒信息。由于处于研究所“内部权限白名单”内,未自动上报。

2276年3月3日到3月10日,研究所未对该样品进行日常例行盘点。根据内部管理流程,由于为“长期稳定品种”,不在每周巡检之列,延误了异常状态发现。

2276年3月18日至4月3日,由于证据链不足,部分管理人员推定为储存记录错误或样品误处理。后续调查陷入停滞。


2276年4月3日,存储该样本的试剂桶与富ψ能偶联蛋白质(PECPs)桶同时因结构疲劳破裂导致发生泄漏。

2276年4月5日,安医负责PAI-1去活性任务时,使用的拮抗剂数量与泄露样本数量应使用数量严重不符。

2276年8月26日,研究所信息安全部门在常规网络巡查中发现F区的远程维护口令曾在外部终端中被尝试多次仿冒,多因素认证验证失败。由此重新启动事件溯源程序。

2276年9月1日,在研究所结合监控数据与存储室日志反复检查后,初步确认存储室被未经授权进入,判断为可能存在有组织的蓄意破坏,并有大部分泄露PAI-1被趁机盗窃。

初步评估

  • PAI-1可与PECPs结合活化ψ场,具有高效φ场抑制效应,一旦用于人体实验或非授权场域内释放,将严重扰乱魔场稳定性,导致大面积ψ激活
  • 本样品为β级稳定版本,具备有限自增幅能力(因包含未屏蔽的活性片段),可能被逆向工程以合成近似物
  • 事件暴露出西工业区生物合成园区的实验室物资监管存在严重盲区,部分数据未进入监管平台,追溯机制失效

提交建议

  • 建议苵国高能生物品类管控局将PAI-1纳入《ψ类高能物质特别管制名单》
  • 建议加强对本园区人员出入与物流流程的二级审查制度
  • 建议由国家魔力安全专员会牵头,成立“PAI-1事件专项追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