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Cao awa/设定集/魔力: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草aw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草aw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魔力''(mana)是一种与物理力交互的力,魔力运行于魔场(magic field或ψ场),它是一个复合规范场(composite gauge field),由ψ子(活化魔力粒子),具有内部对称性且与已知的夸克场(Q)、胶子场(G)、希格斯场(H)等有非零耦合常数。ψ子的活化状态被称作φ子,其场为φ场。
 
高极性(色荷不均匀性)结构会诱导φ场向ψ场转变,ψ场在对粒子注入能量后又会转变为φ场。
第7行:
 
== 间接魔力注入 ==
φ子是非活化魔力粒子,它在φ场中能稳定高能的色力管段,生物可以通过操控魔场或φ子活化来间接控制色力管断裂而不是直接注入能量。这种方式对魔力的操控精细度要求更大,对自身魔能的控制量要求较低。
 
== 魔力污染 ==
直接魔力注入后,因为产生大量q - q̄对,若夸克不能迅速与其他粒子结合,可能产生魔力污染,即自由色荷不稳定。
 
== 生物化学 ==
大部分生物都有一些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这些序列表达的蛋白质三级结构会形成强极性位点,富含带电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的位点在一些情况下容易诱导φ场转变为ψ场。
 
在魔力中毒时,大量极性氨基酸的[[用户:cao_awa/设定集/ψ-诱导型极性蛋白|ψ-诱导型极性蛋白]]会让ψ场转移,自身被魔力的能量破坏后,内环境会相对恢复为以φ场效应为止的状态。
 
=== 魔力中毒 ===
第25行:
大部分生物都会有一系列[[用户:cao_awa/设定集/ψ-诱导型极性蛋白|ψ-诱导型极性蛋白]]的基因序列,这些序列一般较少不表达的。
 
[[用户:cao_awa/设定集/ψ-感应蛋白|ψ-感应蛋白]]被激活时,ψ-诱导型极性蛋白的表达会被上调,极高的电荷不均匀性会使功能蛋白中的ψ场向PIPPs发生「逆相转移」,PIPPs会被ψ场的不稳定性破坏,随后ψ场转变为φ场,保护了功能蛋白的结构。
 
最后,PIPPs会通过肝脏的CYP450酶分解后排出或直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