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年西工业区集体中毒事件

来自Hyacinth
草awa留言 | 贡献2025年4月13日 (日) 15:5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本条目为虚构设定,请勿与现实混淆。

2276年西工业区集体中毒事件,又称安苵魔场泄露事故、安苵PAI-1盗窃事件,是苵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魔力生物制剂与ψ场耦合剂泄露事件,直接导致逾14万人遭受不同程度魔力污染与精神干扰,并间接引发区域性ψ-诱导型生态紊乱,造成巨大人员与经济损失。

事件经过

事件发生于2276年4月3日,地点为安苵市西工业区三期生物合成园区。该区设有多个高密封等级的ψ场活化制剂的化学与生物反应设施,主要用于开发魔力生物制剂、底物蛋白以及军用感应性ψ催化剂。

事故起因是区内的一型φ对齐抑制剂试剂桶发生结构疲劳破裂,导致约280升的液态魔力生物制剂与其底物富ψ能偶联蛋白质(ψ-energized coupling protein,PECP)同时泄露于室内,并在随后数小时中发生非稳定耦合反应,导致封闭空间内形成高度活化ψ场。

安苵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医)在事故发生两小时内完成应急调度,并与市政府、苵国毒物控制中心共同设立ψ生物屏障。派遣12支救援队共900余人出动,部署54台便携式φ场稳定设备,为重症中毒人员注射PIPPs,成功抢救重症患者2.4万余人,并在现场设立8个负ψ压场站点,以隔离感应性精神扩散现象。

随后,苵国毒物控制中心对PECP物质与其反应链进行紧急断链,阻止进ψ场一步激发。

该事故最终控制于48小时内,但累计仍造成127人死亡,约900人残疾,以及逾5300人长期认知功能受损。

事后生态与结构性ψ场扰动区域达21平方公里,至今部分区域仍处于限制进入状态。

影响

泄露物中的PECP底物具有PAIs亲和力,在结合时诱发持续的φ场抑制和ψ场激活,部分人员暴露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意识障碍、精神病、癫痫发作等症状,ψ场向外泄扩散形成半径近9.6公里的魔力污染云带,引发周边社区集体中毒。

后续与评估

该事件被列入苵国ψ安全史上五级警戒事件之一,引发了对工业级魔力制剂管理体制与生物-魔力共耦制品的监管缺口的广泛反思。安医在此事件中的快速响应也促成了其成为国家级救灾响应核心单位。

事件后,苵国政府修订并颁布《ψ类物质使用与储存安全条例(2277修订版)》,并永久关闭事故核心泄露区。

  主条目:安苵大学高能生物研究所通报AMBI-2276-012号

2276年9月,安苵大学高能生物研究所通报,于2276年4月3日泄露的高纯度PAI-1储存室在审查中被发现伪造进入记录,且安医去活性任务所使用的拮抗剂与通常需要的数量相比过少,研究所推定那些没被去活性化的PAI-1已被非法取走,嫌疑人可能具备内部权限与高级分子生物制剂操作经验。

PAI-1并非普通生化抑制因子,其在φ场生理稳定性中扮演关键角色,它通过与富ψ能偶联蛋白质(PECS)结合,可诱导φ场态跃迁,人为激活局部ψ场环境。这一机制在合法研究中用于模拟魔力应激反应,但其滥用可能导致严重ψ场失稳事件。

通报中指出的批号与此事件的批号符合,因此该事件也被认为是一次蓄谋已久的PAI-1试剂罐破坏和盗窃事件。

领导人发言

安医和前线医疗体系的反应是高效的,但我们无法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大量居民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暴露于高强度魔力中毒风险之中。魔力防护意识必须下沉至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名公民。
  -- 苵国卫生部部长
这不仅是一次生化物质的泄露事件,更是对我们国家高能材料监管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PAI-1的失控暴露出行政审批、实验室监管、信息互通的系统性裂缝。我们要以“战时体制”的标准,全面整顿ψ类物质的产研流程,确保不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 苵国国防部部长